什么是團藻volvox

強壯團藻的無性生殖

團藻(Volvox)屬于綠藻門、團藻目植物,約有20種,是淡水池塘中常見的一類浮游藻類。常于夏季的一些臨時積水坑中大量出現,有時形成純群。團藻目的種類均具有鞭毛能游動。衣藻屬是此目中原始類型的代表,團藻則是該目中進化水平最高的類型。

1 團藻的結構與生殖

團藻屬的營養(yǎng)體是一種定形的群體,球形或卵形,一般由500-60000個細胞組成。個體直徑約為0.3-0.5mm,肉眼可見。在顯微鏡下觀察,團藻細胞明顯地分為兩類。一類是數目很多的小細胞,其功能僅為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,不能進行繁殖,稱為營養(yǎng)細胞或體細胞;另一類是數量少,比營養(yǎng)細胞大十多倍甚至幾十倍的大細胞,位于球體的后半部,其功能是進行繁殖,稱為生殖細胞或繁殖胞。這兩類細胞都排列在球體的表面,但生殖細胞常下降至表層之下。球體的內部充滿膠質和水液,形成一個空心球體。

每種團藻所含的細胞數是不同的。如球團藻(V. globator)1500-2000個,美麗團藻(V. anreus)500-4000個,V. carteri2000-6000個,V. rousseletii 60000個。當球體發(fā)育成熟時,細胞就不再分裂了。團藻的每個營養(yǎng)細胞多似衣藻,具兩條鞭毛,一個紅色眼點,一個細胞核,兩個伸縮泡,一個大的杯狀葉綠體,在葉綠體的基部埋有一至數個蛋白核。每個細胞原生質的外面都圍包有很厚的膠質包。有些種類的膠質包被彼此融合,有些則不被融合。表面觀,每個細胞的膠質包被呈六角形。有些種類各細胞間還有或粗或細的胞間連絲。

此外,團藻的藻體還表現出明顯的極性,即前端和后端的區(qū)別。前端的營養(yǎng)細胞及其眼點都比后端的大一些,沒有生殖細胞。由此可見,團藻也有明顯的細胞分化,應視為比群體進化的多細胞體。但是人們一般仍習慣地稱其為群體。

2 團藻的無性生殖

團藻在生長季節(jié)里多進行無性生殖,它是由球體后半部的大型生殖細胞進行的。每個團藻個體中一般有2-50個生殖細胞。成熟的生殖細胞沒有鞭毛,葉綠體上具多個蛋白核,無眼點。無性生殖時,每個生殖細胞都可進行縱分裂。開始的一次與團藻表面垂直,以后則為稍偏斜的縱向分裂。當分裂為8個細胞時,形成一個彎曲的板狀細胞群,稱之為皿狀體。16細胞時,細胞群排列成一個球體,在靠近母體表面的一端留有一個孔口,叫皿體孔。以后各細胞繼續(xù)進行縱分裂,所產生的新細胞都排列在球體的表層,形成一個具有小孔口(皿體孔)的空心球體。球體的每個細胞的頂端都朝向中央。當細胞數目達到該種要求時(因種而異),球體的皿體孔張開,并由此孔發(fā)生一種獨特的翻轉過程,于是,每個細胞的頂端由原來的內向變?yōu)槌?。與此同時,每個細胞在翻轉后的短時間產生2根鞭毛。一個能游動的子群體即發(fā)育完成。翻轉后的皿體孔一端為球體的前端。由于一個母體內有幾個至多個生殖細胞,它所產生的子群體也有幾個至多個。它們(子群體)先在母體內的水液中游動,以后母體解體便被釋放出來,或從母體表層溶解的裂孔處擠出來。

子群體生殖細胞的分化,大多數種類是在子群體翻轉后形成,也有的團藻如V. carteri則是在翻轉之前就分化出來。在分裂產生出32個細胞時,少數細胞進行一次不均等分裂,小細胞仍為營養(yǎng)細胞,還可繼續(xù)分裂;另一個大細胞就是子群體的生殖細胞。

2.1 強壯團藻(V. carteri)的無性生殖

強壯團藻的無性生殖
強壯團藻的無性生殖

3 團藻的有性生殖

團藻的有性生殖多發(fā)生在生長季的末期,全為卵式生殖。進行有性生殖的雌性或雄性或兩性的個體,在形態(tài)上和無性的營養(yǎng)體類似,它們都是由無性的營養(yǎng)體的生殖細胞產生的,其產生過程和無性生殖基本一樣,只是雄體和雌體分別來自不同的無性營養(yǎng)體的生殖細胞,少數是來自同一無性營養(yǎng)體的生殖細胞。

雌性個體內含有數個至幾十個大細胞,即卵囊,每個卵囊內含有一卵。雄性個體內含有精子囊,每個精子囊內含精子16-512個。

盡管團藻屬中各個種的生殖過程有些較小的差異,如生殖細胞的數目和分化的時期不同,單性和兩性的區(qū)別以及精子板中精子數目的不同等,但是其基本過程還是一樣的。例如:1、團藻屬的各個種類都可以進行無性的和有性的生殖,前者多發(fā)生在生長季,后者主要發(fā)生在生長季末期。2、無性生殖是由生殖細胞連續(xù)縱分裂和翻轉以后形成子群體而完成的,有性生殖則為卵配,即游動精子與卵的結合。3、營養(yǎng)體(無性個體)、雄性個體和雌性個體在形態(tài)上相似,都是由營養(yǎng)體上的生殖細胞分別產生的。4、減數分裂發(fā)生在合子萌發(fā)時,即合子減數分裂。5、生活史只有合子是唯一的二倍體細胞,其余為單倍體藻體。只有核相交無世代交替。

 

Related Posts

螺旋藻為主要成分的藻粉 Read More

螺旋藻:羅非魚養(yǎng)殖的“綠色營養(yǎng)師”

魚粉一直是水產飼料中重要的蛋白質來源,但它的價格高昂且資源有限。近年來,一種名為“螺旋藻”的微小藻類悄然進入水產養(yǎng)殖領域,成為魚粉的潛力替代品。它不僅能降低飼料成本,還能提升魚的生長速度和抗病能力。今天,我們就來聊聊螺旋藻如何助力羅非魚養(yǎng)殖,以及它背后的科學奧秘。…

Read More

微藻:魚苗開口期的“超級營養(yǎng)餐”

在水產養(yǎng)殖中,魚苗的存活和健康生長是養(yǎng)殖成功的關鍵。而魚苗的“第一口飯”——開口飼料,直接決定了它們的發(fā)育質量。近年來,微藻因其豐富的營養(yǎng)和天然特性,逐漸成為魚苗開口期的理想選擇。本文將帶您了解微藻的營養(yǎng)優(yōu)勢,以及如何科學投喂,助力魚苗健康成長。…

圖4.葡萄牙ALLMA公司的小球藻管道式養(yǎng)殖基地 Read More

氮源類型對微藻生長的影響:機制、適應性與應用

氮是微藻生長和代謝的核心元素,其來源類型(硝酸鹽、銨鹽、尿素等)通過代謝途徑、能量消耗和環(huán)境適應性顯著影響生物量積累與代謝產物合成。不同氮源的理化性質及其在細胞內的轉化效率,決定了微藻的生理響應和工業(yè)應用潛力。以下從氮源類型、代謝機制、環(huán)境互作及具體案例展開分析。…

Write a comment